耶穌的關鍵時刻 (1) :被捕 5-27-2021
賴瑞珍牧師 Rev. Ruey J. Lai
約翰 18:1-27
前言
弟兄姊妹,在進入本題前,我們先說明一點。我們曾發表過一篇文章,“耶穌在世最後一週的行程日表”,登在 “華人雲端基督教會”中 (www.gloryw.org/特別議題)。今天我們要繼續來分享耶穌在世最後一週的“關鍵時刻”。
這個關鍵時刻,我們把它們分成四個部份:
1. 被捕 (耶穌被捕的第一段時刻),(週 3 晚上到週 4 清晨)
2. 受審 (耶穌被捕後的第二段時刻),(週 4 白天)
3. 受死 (耶穌被捕後的第三段時刻),(週 4 白天)
4. 復活 (耶穌被捕後的第四段時刻),(週 日白天)
我們要使用約翰福音書中的記載為這四次分享的重點。
敘述批判法
弟兄姊妹,在這個系列當中,我們要使用 “敘述批判法”來研究這些經文。現在我們來簡單介紹文學中所謂的高等 “敘述批判法”。
在文學敘述批判法中,我們需要對事情發生的“空間”,“時間”,“角色”,和 “對白”有很清楚的觀念。同時,在敘述批判法中‧我們會看到一個“隱形人物”,他就是那個故事的“敘述者”。從理論上講,他對於那個故事是 “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
弟兄姊妹‧當我們研讀聖經敘述文時‧除了屬靈意義‧我們也可以同時欣賞故事人物的刻畫‧故事情節的安排‧故事高潮的出現‧等等。
我們特別要注意故事當中的“對白”。這是那一個角色在發言?他說了什麼話? 他又做了什麼事?所以,在下列經文當中,我們會將 “人名”出現時用Bold print加強。
(弟兄姊妹,如有興趣,可參考我們以前所發表 “敘述批判法研經簡介”,www.gloryw.org/經文解釋) 。
大綱
1. 耶穌被捕
2. 耶穌被公會盤問
1. 耶穌被捕 (18:1-11)
敘述批判法 4個重點:
時間: 逾越節的晚上 (耶穌被捕的第一段時間) (週 3 晚上)
地點: 耶路撒冷的橄欖山
人物: 耶穌,加略人猶大,西門彼得,祭司長,差役
對白: 耶穌
18:1耶穌說了這話,就同門徒出去。過了汲淪溪,在那裡有一個園子。他和門徒進去了。
18:2賣耶穌的猶大也知道那地方。因為耶穌和門徒屢次上那裡去聚集。
18:3猶大領了一隊兵,和祭司長並法利賽人的差役,拿著燈籠、火把、兵器、就來到園裡。
弟兄姊妹,根據歷史記載,在每一年逾越節時,因為全世界的猶太人都回來,所以耶路撒冷的人口會一下子增加到普通的參倍。當然旅店是不夠的。所以在這段時期,很多人 (包括耶穌和門徙) 都是在外頭住宿。
在天黑以後,這些地方是伸手不見伍指的。所以這些兵和祭司長的差役,都要拿著燈籠、火把、兵器。而且他們需要一個很熟悉耶穌的人來帶路和辨認耶穌。當然,我們知道這就是加略人猶大來這裏的目地。
關於加略人猶大為什麼要出賣耶穌,我們分享過。我們說,加略人猶大會出賣耶穌,有二個主要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猶大貪愛錢財,看錢比耶穌還重。第二個原因是猶大硬著心,不聽耶穌的警告。
18:4耶穌知道將要臨到自己的一切事,就出來,對他們說,你們找誰?
18:5他們回答說,找拿撒勒人耶穌。耶穌說,我就是。賣他的猶大也同他們站在那裡。
18:6耶穌一說我就是,他們就退後倒在地上。
18:7他又問他們說,你們找誰?他們說,找拿撒勒人耶穌。
18:8耶穌說,我已經告訴你們,我就是。你們若找我,就讓這些人去罷。
18:9這要應驗耶穌從前的話,說,你所賜給我的人,我沒有失落一個。(參看 約 6:39)
6:39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
18:10西門彼得帶著一把刀,就拔出來。將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他的右耳。那僕人名叫馬勒古。
18:11耶穌就對彼得說,收刀入鞘罷。我父所給我的那杯,我豈可不喝呢?
2. 耶穌被公會盤問 (18:12-27)
敘述批判法 4個重點:
時間: 耶穌被捕後第二段時問 (週 3 晚上到週 4 早上)
地點: 大祭司亞那和該亞法的住處
人物: 耶穌,約翰,西門彼得,使女,亞那,該亞法
對白: 耶穌,西門彼得,使女,亞那,該亞法
18:12那隊兵和千夫長並猶太人的差役,就拿住耶穌,把他捆綁了。
18:13先帶到亞那面前。因為亞那是本年作大祭司該亞法的岳父。
弟兄姊妹,當我們仔細對照約翰和其它三本福音書的記載,我們會發現,當耶穌被捕以後,他們首先將耶穌帶到大祭司亞那的住處,因為亞那是當年大祭司該亞法的岳父。同時,亞那也是前任的大祭司。在亞那問過之後,他們才將耶穌帶去大祭司該亞法的住宅。
大祭司
我們現在要發一點時間,來了解“大祭司”在當時的角色。
根据歷史記載,大祭司是猶太人最高的合法首長。羅馬佔領時期其地位僅次於總督 (巡憮) 。大祭司主持猶太公 (義) 會,也就是猶太人的最高法院。同時,大祭司負責維持社會法規,並向羅馬當局負責猶太民的奉公守法。
現在我們可以了解,大祭司在當時是集政治和宗教權力於一身的人,他的權柄非常大。而且,猶太人的大祭司是 “終身制”的。
18:14這該亞法,就是從前向猶太人發議論說,一個人替百姓死是有益的那位。 (參看約 11: 49-52)
11:49內中有一個人,名叫該亞法,本年作大祭司。對他們說,你們不知道甚麼!
11:50獨不想一個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國滅亡,就是你們的益處。
11:51他這話不是出於自己,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所以豫言耶穌將要替這一國死。
11:52也不但替這一國死,並要將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歸一。
18:15西門彼得跟著耶穌,還有一個門徒跟著。那門徒是大祭司所認識的。他就同耶穌進了大祭司的院子。
18:15 Simon Peter and another disciple were following Jesus. Because this disciple was known to the high priest, he went with Jesus into the high priest's courtyard,
我們看到,雖然在耶穌被捕時,十一個門徒當時都逃走了。可是後來卻有兩個門徒跟隨耶穌,來到大祭司亞那的住處。
18:16彼得卻站在門外。大祭司所認識的那個門徒出來,和看門的使女說了一聲,就領彼得進去。
對於這一位 “大祭司所認識的那一個門徒”,普通的認同是,這個人就是約翰自己。我們也同意,這一位門徒應該是約翰。因為在那一天晚上,只有十二個門徒知道耶穌被捕。而且能夠在那麼短的時期跟隨耶穌來到大祭司該亞法的住宅。
18:17那看門的使女對彼得說,你不也是這人的門徒麼?他說,我不是。
18:17 "You are not one of his disciples, are you?" the girl at the door asked Peter. He replied, "I am not."
弟兄姊妹,記得耶穌對西門彼得的預言嗎?(約 13: 36-38)
13:36西門彼得問耶穌說,主往那裡去?耶穌回答說,我所去的地方,你現在不能跟我去,後來卻要跟我去。
13:37彼得說,主阿,我為甚麼現在不能跟你去?我願意為你捨命。
13:38耶穌說,你願意為我捨命麼?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
使女的問話
弟兄姊妹,我們必須更深地來思考一些問題。我們看到這位使女的問話是否定式的。她好像認為這個問題的適當回答應該是,“我不是 (耶穌的門徒)”。我們不曉得為什麼這位使女要用這種語氣來問彼得。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彼得要不認耶穌。
如果前面所說,“這一位大祭司所認識的門徒”是約翰自已,而且這位使女也知道約翰是耶穌的門徒,那麼她不應該用這種口氣來問彼得。
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這位使女認得約翰,但是不知道約翰是耶穌的門徒,所以才用這種口氣來問彼得。
再從西門彼得的角度來看。如果是約翰來帶他進入大祭司的院子,如果他們都知道約翰是耶穌的門徒.那麼彼得為什麼害怕承認他是耶穌的門徒呢?
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上面的解釋。這位使女認得約翰,但是不知道約翰是耶穌的門徒。所以她認為彼得應該不是耶穌的門徒。
弟兄姊妹,這是我們的推理。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分享這個觀點。(我們不知道歷史上有没有如此看法。)
18:18僕人和差役,因為天冷,就生了炭火,站在那裡烤火。彼得也同他們站著烤火。
18:19大祭司就以耶穌的門徒和他的教訓盤問他。
前面提到,猶太人的大祭司是 “終身制”。所以這裏的大祭司是 “亞那”。
18:20耶穌回答說,我從來是明明的對世人說話。我常在會堂和殿裡,就是猶太人聚集的地方,教訓人。我在暗地裡,並沒有說甚麼。
18:21你為甚麼問我呢?可以問那聽見的人,我對他們說的是甚麼?我所說的,他們都知道。
18:22耶穌說了這話,旁邊站著的一個差役,用手掌打他說,你這樣回答大祭司麼?
18:23耶穌說,我若說的不是,你可以指證那不是。我若說的是,你為甚麼打我呢?
18:24亞那就把耶穌解到大祭司該亞法那裡,仍是捆著解去的。
18:25西門彼得正站著烤火。有人對他說,你不也是他的門徒麼?彼得不承認,說,我不是。
18:26有大祭司的一個僕人,是彼得削掉耳朵那人的親屬,說,我不是看見你同他在園子裡麼?
18:26 One of the high priest's servants, a relative of the man whose ear Peter had cut off, challenged him, "Didn't I see you with him in the olive grove?"
同樣的問題,彼得又再一次被問。而且這一次是由一位証人問的。這更厲害了。
18:27彼得又不承認。立時雞就叫了。
但是彼得仍然不承認他是耶穌的門徒。當他第三次否認耶穌時,雞就叫了。
小結
弟兄姊妹,我們發現約翰經文的描述注重在 “彼得三次否認耶穌”。對於耶穌受 “公義會”的盤問較少描述。關於這點,我們可參考:馬太 26:57-68;馬可 14:53-65;路加 22:54-71。我們可同樣使用 “敘述批判法”來研讀這些經文,相信會有幫助。
我們也知道耶穌復活後,曾重建彼得的信心。但這不屬於今天的主題。接下去,我們要進入 “耶穌受彼拉多審問和定罪”的詳細過程。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