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從箴言看 “死亡”            賴瑞珍牧師          10-17-2020

經文: 箴言

 

前言

弟兄姊妹,   今天要談的是 “死亡”(death)。教會中很少談這個題目。

“死亡”這個名詞在聖經中共出現 450 次,   其中 309 次出現在舊約,   而 141 次出現在新約。更進一步,   我們發現它出現 21 次在箴言書中。

今天我們要以箴言為基楚,   來探討“死亡”。我們知道,   箴言當中的死亡是講 “肉體的死亡”(death of body),並不是講“靈的死亡”。

我們確信信主的人有靈 (spirit),  而且這靈是永遠不死的。但是我們也希望在世上的時候,   能夠“好好活著”, “榮神益人”。弟兄姊妹,同意嗎?

弟兄姊妹,   在下列箴言經文中, 在英文版 NIV 當中,  每一句都有 “death”這個字出現。但是在中文和合本的翻譯當中,   不一定有 “死亡”這個字出現,   它以其它名詞或形容詞代替。請弟兄姊妹注意。

 

大綱:

1. 死亡的近因

2. 死亡的行動

3. 死亡的結局

4. 結語

 

1. 死亡的近因

 

   得罪我的,卻害了自己的性命恨惡我的,都喜愛 “死亡”。

   恆心為義的,必得生命追求邪惡的必致 “死亡”。

   惡人在所行的惡上必被推倒義人 “臨死”有所投靠。

   “陰間”和滅亡尚在耶和華眼前何況世人的心呢

   生 “死”在舌頭的權下喜愛他的必吃他所結的果子。

   懶惰人的心願將他 “殺害”因為他手不肯做工。

28:17   背負流人血之罪的必往 “坑裡奔跑”誰也不可攔阻他。

小結:

弟兄姊妹,   箴言書中講的是 “因果報應”,“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的原則。這個原則我們都懂。看二個例子。

   恆心為義的,必得生命追求邪惡的必致 “死亡”。

   生 “死”在舌頭的權下喜愛他的必吃他所結的果子。

弟兄姊妹,   在生命的過程當中,   我們有時會碰到 “試探”,   這是免不了的。當遇到這些試探時,   我們要 “自我省察”,   用神的話語,   包括箴言中的教導,   保守我們的 “心”,   不要進入試探。

(關於 “試探的來源和自我省察”的討論,   可參考筆者文章 “基督徒的品格”, www.gloryw.org/聖經研究)。

 

2. 死亡的行動

 

   他的家陷入 “死地”他的路偏向陰間。

5:5   他的腳下入 “死地”他腳步踏住陰間。

   他的家是在陰間之路下到 “死亡”之宮。

   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成為 “死亡”之路。

   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成為 “死亡”之路。

27:20   “陰間”和滅亡永不滿足人的眼目也是如此。

小結:

上列經文,   例如 (14:12,  16:25),  “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成為 “死亡”之路”,   都是要提醒陷落在試探中的人,   在最後的時刻,   仍然還有回頭的機會。

要趕快停止,   否則就是進入 “死亡”的地步。

 

3. 死亡的結局

 

10:2   不義之財毫無益處;惟有公義能救人脫離 “死亡”。

11:4   發怒的日子資財無益;惟有公義能救人脫離 “死亡”。

   恆心為義的必得生命追求邪惡的必致 “死亡”。

   智慧人的法則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離開 “死亡”的網羅。

   敬畏耶和華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離開 “死亡”的網羅。

   惡人在所行的惡上必被推倒義人臨 “死”有所投靠。

   王的震怒如 “殺人”的使者但智慧人能止息王怒。

   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 “死亡”。

   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靈魂免 “下陰間”。

24:11   人被拉到 “死地”你要解救人將被殺你須攔阻。

小結:

弟兄姊妹,   上列經文從更深一層來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死亡。請注意,   經文中的死亡是說到 “肉體死亡”。我們用這個觀點來看下面四例,   才能体會經文的意思。

10:2   不義之財毫無益處;惟有公義能救人脫離 “死亡”。

   恆心為義的必得生命追求邪惡的必致 “死亡”。

   智慧人的法則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離開 “死亡”的網羅。

   敬畏耶和華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離開 “死亡”的網羅。

 

4. 結語

今天我們以箴言為基楚,   來探討“死亡”。箴言當中的死亡是講 “肉體的死亡”(death of body),並不是講“靈的死亡”。

我們確信信主得救的人有靈 (spirit),  而且這靈是永遠不死的。但是我們也希望在世上的時候,   能夠“好好活著”, “榮神益人”。

所以借著箴言的教導,   希望我們都能遵行聖經的教導,   在世上平安度日,   並且享受家庭兒女天倫之樂,   這就是最大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