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聖經經文解釋原則 - 陳弟兄 https://gloryw.org/Books-Words-Study/Principles-of-Biblical-Interpretation

聖經經文解釋原則 - 陳弟兄

編譯註 :

  • 本文所有英文聖經經文來自NASB/NKJV/KJV。中文聖經「經文引自《現代標點和合本》,版權屬香港聖經公會所有,蒙允准使用。」
  • 本文的 15項「原則」,是根據 Dr. R. A. Torrey 的 《Principles of Biblical Interpretation》英文翻譯而來。每項「原則」的解釋,是經由人工智能搜尋,淘選草稿後,再經編譯者更正而成。因為編譯者知識有限,時間倉促,難免有錯失,敬請各位弟兄姊妹讀者不吝提供指正意見,在此 致謝。請電郵至郵箱 [email protected].
  • 請參考 賴瑞珍牧師在 華人雲端基督教會發表的文章 : 敘述批判法研經簡介
  • 以下是一些在解釋聖經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 作者的背景和時代:作者是誰?他/她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寫的這卷書?作者的背景和時代對他的神學思想有什麼影響?
  • 作者的目的:作者寫這卷書的目的何在?他是要教導信徒什麼?他是要糾正信徒在信仰和生活上的哪些錯誤?
  • 作者所反對的觀點:作者在書中反對了哪些觀點?為什麼他/她要反對這些觀點?
  • 1. 通過對神的絕對降服,使自己與神完全正確。
     Get absolutely right with God yourself by the absolute surrender of your will to Him.

    解釋:這一原則強調個人與神的關係作為理解聖經的基礎。

  • 例1:摩西在燒不壞的荊棘中遇見 神後,他的生命和意志完全順服於 神(出埃及記 3章)。這使他能夠接受 神的旨意,包括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 例2:使徒保羅在大馬色路上遇見耶穌後(使徒行傳 9章),他的生命發生了劇變。他從一個迫害基督徒的人變成了基督的忠實使者,"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見使徒行傳 Acts 9:5)。這種變化是因為他完全降服於神的旨意。
  • 2. 決心找出神究竟想教導什麼,而不是你希望他教導什麼。
     Be determined to find out just what God intended to teach and not what you wish Him to teach.

    解釋:這意味著我們應該避免將自己的觀點和偏見投射到聖經經文上,而應尋求理解 神原本的意圖。

  • 例1:猶太人多數期望彌賽亞是一位政治解放者,但耶穌的教導和行為(如約翰福音 John 18:36)顯示他是一位屬靈的救主。這要求猶太人和後來的讀者重新評估他們對彌賽亞的期望。
  • 例2: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中詳細解釋了 神對猶太人和外邦人的計劃(羅馬書 Romans 1-3章)。他沒有僅僅聚焦於一個群體,而是全面地解釋了 神的救贖計劃,讀者需要放下自己的偏見和期望或解釋。
  • 3. 獲得最準確的經文文本。
     Get the most accurate text.

    解釋:這一點強調使用最接近原文的聖經版本,以確保最準確的解釋。在選擇聖經譯本時,需要注意譯本是否採用了可靠的經文文本基礎,並是否忠實於原文的意思。在選擇聖經譯本時,可以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 譯本所採用的經文文本基礎是否可靠。 -- 譯本是否忠實於原文的意思。 -- 譯文是否通順易懂。

  • 例1:使用希臘文新約原文進行研究,以獲得更精確的新約理解。這樣做可以幫助避免依賴可能含有錯誤或偏見的翻譯。聯合聖經公會希臘文新約聖經(United Bible Societies' Greek New Testament,簡稱 UBSGNT)是目前最準確的希臘文新約聖經經文文本。USBGNT 由來自世界各地的聖經學者編纂,並考慮了所有現存的希臘文新約聖經抄本。
  • 例2:使用希伯來文舊約原文,以更準確地理解舊約聖經。這不僅可以提供更深入的詞語和語法分析,還可以更準確地理解古代以色列文化和歷史。
  • 中文聖經譯本:有許多中文聖經譯本,但以下幾個譯本被認為是最準確的:
    -- 和合本修訂版(2010年)
    -- 聖經新譯本(2008年)
    -- 新漢語聖經(2010年)
    請參考選擇聖經網站(中文)或信望愛資訊中心 - 珍本聖經數位典藏Bibles網頁(英文)。或Download the Bible網頁(英文)。或希臘文/希伯來文-和合本對照網頁(英文)。
  • 4. 找出經文裡最確切意義和字面的意義。
     Find the most exact and literal meaning of the text.

    解釋:這一原則要求我們尋求經文最直接、最明確的意義,而不是尋找隱喻或象徵的解釋。

  • 例1:在創世記 1章中,"六日創造"的最直接和字面的意義是神在六天內完成了創造。這一點有助於我們理解創造的過程和時間框架。
  • 例2:在約翰福音 John 3:16中,"神愛世人"的字面意義就是 神對所有人都有愛(agapao)。這不是一個象徵或隱喻,而是一個直接的陳述,強調 神的普遍愛。 神愛我們,並且希望我們與祂建立永恆的關係。
  • 5. 注意每個使用的詞的確切含義。
     Note the exact force of each word used.

    解釋:每個詞都有其特定的含義和用途。了解每個詞的確切含義有助於更準確地解釋經文。

  • 例1:在希伯來文中,"Shalom"(平安)不僅意味著缺乏衝突,還包括完整性、健康和繁榮。因此,當舊約中提到"Shalom"時,它通常有著比單純的"和平"更豐富的含義。
  • 例2:在希臘文新約中,"Agape"(愛)是一種無條件的、無私、為人犧牲捨身的愛,與其他種類的愛(如Eros或Philia或現代的愛情Love)有所不同。這種愛是基督徒應當追求的,並且在新約中多次被強調。
  • 6. 根據聖經的用法解釋任何經文中使用的詞。
     Interpret the words used in any verse according to Bible usage.

    解釋:這意味著我們應該根據聖經整體的語境來解釋特定詞語,而不僅僅是依據現代語言或文化的用法。

  • 例1:"救贖"(Redemption)在舊約中通常與以色列人從奴役中被釋放有關,而在新約中則更多地指屬靈的救贖。因此,當我們在新約中讀到"救贖"時,我們應該理解它是指通過基督的死和復活來實現的屬靈救贖。
  • 例2:"公義"(Righteousness)在舊約中多是指遵守律法,而在新約中則是通過信仰在基督裡得到的。這種區別有助於我們更準確地理解舊約和新約中關於"公義"的教導。
  • 7. 根據該作者特定的用法,解釋聖經中每位作者使用的詞。
     Interpret the words of each author in the Bible with regard to the particular usage of that author.

    解釋:在解釋聖經時,要考慮到每位作者的身份背景、寫作目的、文化背景和用詞習慣。不同的聖經作者可能有不同的寫作風格和詞彙用法。例如,保羅是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猶太人,他寫信給各個教會時,常引用希伯來聖經和猶太教傳統來解釋基督教信仰。而約翰是一位漁夫,他寫福音書時,用詞比較簡單直接,常注重耶穌的神性。

  • 例1:保羅在他的書信中經常使用"信仰"(Faith)來描述與基督的關係(例如,羅馬書 Rom 5:1)。他的這種用法強調信仰不僅是一種信念,還是一種與基督的個人關係。保羅在《羅馬書 Romans 5:1》中寫道:「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保羅在這裡使用了「稱義」這個詞,這是猶太教的一個重要概念,指的是罪人因著神的恩典而被宣告無罪。
  • 例2:約翰在《約翰福音 John 1:1節》中寫道:「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句話的意思是,耶穌是神,他是三位一體的第二位格。約翰在這裡使用了「道」這個詞,這是希臘哲學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的創造者和治理者。
  • 8. 根據上下文解釋單獨的經文。
     Interpret individual verses with regard to the context.

    解釋:一個經文的意義通常受到其周圍經文的影響,包括該段經文的前後經文、該段經文所在的段落和書卷,以及整本聖經的背景。這樣做的原因是聖經經文並非孤立存在的,它們都是彼此相關的。

  • 例1:馬太福音 Matt 5:44中的"愛你們的仇敵"是在「登山寶訓」的更廣泛的語境中提出的。在這裡,耶穌教導如何實踐更高的義,這包括愛那些傳統上被認為是不值得愛的人。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只看馬太福音 Matt 5:39節「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我們可能會認為耶穌是在教導我們不要反抗。然而,如果我們將這節經文放在上下文來看,我們就會看到耶穌是在教導我們要愛我們的仇敵,為逼迫我們的人禱告(馬太福音 Matt 5:44)。耶穌卻要求跟隨祂的人,以愛心化解仇恨。
  • 例2:使徒行傳 Acts 2:38中的"悔改,受洗"是在五旬節這一特定事件的語境中提出的。在這一事件中,聖靈降臨在門徒身上,標誌著教會的誕生。因此,這一教導是對新信徒的具體指導。
  • 例3:約翰福音 John 10:11節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如果我們只看這節經文,可能會誤以為耶穌只為那些信祂的人而死。但如果我們考慮上下文,就會發現耶穌是在說祂為所有人而死,包括那些不信祂的人,亦見約翰福音 John 3:16 "神愛世人"。
  • 9. 根據平行或相關的經文,解釋單獨的段落。
     Interpret individual passages in the light of parallel or related passages.

    解釋:相似或相關的經文可以提供額外的洞見,有助於更全面地理解一個特定的段落或主題。

  • 例1:耶穌在馬太福音 Matt 22:37-40和馬可福音 Mark 12:30-31中都提到了最大的誡命,這兩個經文互相補充。通過比較這兩個經文,我們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耶穌對最大誡命的教導。
  • 例2:以賽亞書 53章和使徒行傳 Acts 8:32-35 中的埃塞俄比亞太監的故事,兩者都談到了彌賽亞的受苦。這兩個經文相互呼應,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理解彌賽亞受苦的意義。
  • 例3:在解釋約翰福音 John 3:16時,我們可以參考羅馬書 Romans 3:23和羅馬書 Romans 5:8這兩段平行經文,以幫助我們更全面地了解上帝的愛和救恩。約翰福音 John 3:16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羅馬書 Romans 3:23說:「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 Romans 5:8說:「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通過參考這兩段平行經文,我們可以看到,上帝愛世人,並且為我們的罪而死,所以我們信他就可以得永生。
  • 10. 根據完全明確的經文,解釋不明確的段落。
      Interpret obscure passages in the light of passages that are perfectly plain.

    解釋:如果一個段落或經文不夠明確,則應使用其他更清晰的經文作為解釋的基礎。

  • 例1:啟示錄的象徵性語言可以通過其他更明確的經文,如但以理書,來進行解釋。但以理書提供了一個關於末世的清晰框架,有助於我們理解啟示錄中的象徵元素。
  • 例2:保羅在哥林多前書 15章明確談到了復活,這可以用來解釋帖撒羅尼迦前書 4章中較不明確的復活描述。哥林多前書提供了一個清晰的復活教義,有助於我們理解其他相關經文。
  • 例3:用以弗所書 Eph 2:8-9中的「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的恩賜,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來解釋羅馬書 Romans 9:11-13中的「雖然他們還沒有生下來,沒有行善作惡,只因要顯明神揀選人的旨意,不是由於人的功勞,乃是由於神的呼召,(正如經上所記,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恩待誰,就恩待誰。)這樣看來,這不是在乎人的情願,也不是在乎人的奔跑,乃在乎發憐憫的神。」
  • 11. 將聖經中的任何一段經文按照其受眾所理解的方式來解釋。
      Interpret any passage in the Bible as those who were addressed would have understood it.

    解釋:這意味著我們應該考慮到經文的受眾是誰,他們可能如何理解這些經文,以及他們在那個時代的文化和背景。我們不能用現代的觀點來解釋聖經,而要試圖理解經文的受眾在當時是如何理解這些經文的。

  • 例1:耶穌對尼哥底母說"你們必須重生"(約翰福音 John 3:7),這在猶太文化中涉及到屬靈的轉變。尼哥底母作為一名法利賽人和猶太教士,會理解這是一個深刻的屬靈真理,而不僅僅是一個字面上的重生。
  • 例2:如果我們要解釋約翰福音 John 3:16節("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我們就應該考慮到約翰福音的受眾是猶太人。猶太人相信有一位獨一的真神,而耶穌正是這位真神的兒子。因此,當約翰說神愛世人時,他知道猶太人會理解他指的是這位獨一真神。
  • 例3:保羅在雅典的亞略巴古山上談到『未識之神』(使徒行傳 Acts 17:23),這是直接針對當地希臘文化和宗教的。雅典人會理解這是對他們多神教信仰的批評,並引導他們認識真神。
  • 12. 將屬於基督徒的解釋為屬於基督徒;將屬於猶太人的解釋為屬於猶太人,將屬於外邦人的解釋為屬於外邦人。
       Interpret what belongs to the Christian as belonging to the Christian; what belongs to the Jew, as belonging to the Jew, and what belongs to the Gentiles, as belonging to the Gentiles.

    解釋:這一原則提醒我們要根據經文對象的特定身份或背景來解釋經文。這句引用的出處是《聖經》的新約哥林多前書 1 Cor 9:20-23: 「向猶太人,我就做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雖不在律法以下,還是做律法以下的人,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 向沒有律法的人,我就做沒有律法的人,為要得沒有律法的人;其實我在神面前不是沒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向軟弱的人,我就做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什麼樣的人,我就做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保羅指出,我們應該對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以便能夠更好地與他們溝通,並以他們可以理解的方式向他們傳講福音。

  • 例1:羅馬書 9-11章主要針對猶太人,講述 神對他們的計劃。這些章節中的教導,如"全以色列都要得救"(羅馬書 11:26),應該主要從猶太人的角度來理解。
  • 例2:加拉太書主要針對外邦基督徒,講述他們不需要遵守猶太律法。因此,當保羅說"我們因信稱義"(加拉太書 Gala 2:16),這主要是對外邦基督徒說的。
  • 13. 解釋每位作者的觀點,以對抗該作者反對的觀點。
       Interpret each writer with a view to the opinions the writer opposed.

    解釋:了解作者可能反對的觀點或教義有助於更深入地理解他們的寫作目的。例如,在保羅書信中,保羅經常反對當時教會中流行的某些觀點,例如割禮、遵守猶太律法、以及對婦女的歧視。因此,在解釋保羅書信時,我們需要考慮到保羅所反對的觀點,才能更好地理解保羅的教導。

  • 例1:保羅在加拉太書中反對法利賽人主義,即認為遵守律法可以得救。他明確地說,人是因信耶穌基督而稱義,而不是因"行律法稱義"(加拉太書 Gala 2:16)。
  • 例2:約翰在他的第一封書信中反對當時的異端觀點,即否認耶穌是神成肉身(約翰一書 1 John 4:2-3)。他強調認識耶穌的神性是基督徒信仰的核心。
  • 14. 將詩歌解釋為詩歌,將散文解釋為散文。
       Interpret poetry as poetry and interpret prose as prose.

    解釋:聖經包含不同的文學類型,每種類型都有其特定的解釋規則。詩歌通常包含比喻和象徵,而散文則更直接和具體。詩歌是一種抒情文學,具有很強的音樂性和形象性。在解讀詩歌時,要注意詩歌的節奏、韻律和意境,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讀詩歌。散文是一種論述性文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思想性。在解讀散文時,要注意文章的結構、邏輯和思想,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讀文章的內容。

  • 例1:詩篇 23章描述神為"好牧人",這是一種詩意的比喻。這並不意味著神實際上是一名牧羊人,而是象徵著他對我們的愛和照顧。
  • 例2:使徒行傳 2章描述五旬節的事件是散文。這裡的語言直接和具體,描述了聖靈降臨和門徒開始講道的實際情況。
  • 15. 聖靈是聖經最佳的解釋者。
       The Holy Spirit is the best interpreter of the Bible.

    解釋: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聖靈作為啟示的源頭,是理解聖經的最佳指導。聖靈的工作不僅限於啟示聖經的原始作者,也包括啟示現代讀者。聖靈幫助我們理解聖經的方式有很多種。首先,他幫助我們打開我們的靈眼,讓我們能夠看到聖經中隱藏的屬靈真理。其次,他幫助我們明白聖經的背景和文化,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理解聖經的內容。第三,他幫助我們將聖經的教導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 例1:在閱讀聖經時,許多基督徒會先禱告,求聖靈的引導。這不僅有助於理解經文,也有助於應用經文到個人生活中。
  • 例2:聖靈幫助我們理解聖經中的預言。例如,在舊約聖經中,有很多關於彌賽亞的預言,但舊約的作者並沒有完全理解這些預言。然而,當耶穌來到世上時,聖靈幫助門徒們明白這些預言,並且認識到耶穌就是彌賽亞。
  • 聖靈幫助我們理解聖經中的教義。 例如,在約翰福音 John 14:26中,耶穌說:「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教導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這句話告訴我們,聖靈會幫助我們理解耶穌的教導,並且將這些教導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 聖靈幫助我們理解聖經中的故事。例如,在約翰福音 John 21章中,耶穌復活後向彼得三次問道:「你愛我嗎?」彼得每次都回答說:「愛。」然而,彼得在三次否認耶穌後,心裡一定充滿了罪疚感。但聖靈幫助彼得明白了耶穌對他的愛,並且寬恕了他。
  • Article Version History: 2023.09.23